受冷空气影响,温岭众多渔船进港避风。连日来,温岭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持续开展涉海涉渔领域安全生产“春雷行动”,重点对港内的涉氨冷藏船开展集中执法检查。
3月25日上午,温岭市港渔局执法人员冒雨登上停泊在石塘镇钓浜渔港内的数艘涉氨冷藏船,重点检查船上氨机房的仪表是否正常、有无落实值班人员,同时查看救生和消防等配套设备是否配备到位、职务证书和船舶证书是否齐全等。
温岭市是渔业大市,有涉氨冷藏船63艘,数量约占全省涉氨冷藏船的五分之四。石塘海洋和渔业行政执法队副中队长潘安琪介绍,涉氨冷藏船是渔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后勤保障船,但氨是一种有毒易爆媒介,存在着严重的安全生产隐患。“因为这个船上设备非常密集,船上人员众多达到20多个。一旦液氨大量泄漏,当达到一定比例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燃爆。大海茫茫,一旦发生燃爆事故,就演变成群死群伤事件。”
涉氨冷藏船的整治关系到广大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从根本上解决涉氨冷藏船本质安全和安全生产风险问题,温岭市还于近日出台了《温岭市涉氨冷藏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根据方案,温岭市将按照“减掉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通过减船淘汰、改造提升、转型改造等途径,力争在2022年9月16日前完成涉氨冷藏船整治40%以上,2023年12月30日前完成专项整治任务全面清零,实现大幅“减船、减氨、减人”目标。
方案中提及的“减一批”,就是优先对船况相对较差、船龄较长以及中小型涉氨冷藏船实施减船淘汰;“改一批”就是允许对船况相对较好、船龄不长或大型的冷藏船开展制冷方式改造,消除液氨安全隐患,同时对船舶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大力推进“机器换人”;“转一批”就是允许渔民通过组合液氨冷藏船建造海上大型加工船,推动渔业转型发展。财政将对上述行为给予相应补助。(温岭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