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4月7日召开的全省“浙渔安”建设工作部署暨应用贯通培训会上获悉,我省正加速推进“浙渔安”系统迭代升级和落地应用,力争在下半年开捕前实现全面贯通应用。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大海出席会议并讲话。
浙江是渔业大省,也是全国唯一渔船渔港精密智控建设试点省份。“浙渔安”系统作为全国首创项目,创新推进要素“全周期”管理、风险“全过程”管控、责任“全链条”落实和“人工+AI”智慧管理,推动我省海上渔船安全生产工作步入智治新模式,成为破解海洋渔业安全管理困境的关键一招。自去年9月份1.0测试版上线运行以来,我省已累计完成1.7万余艘渔船赋码和10万余名船员赋码,定位跟踪渔船15336艘,利用“浙渔安”系统救助渔船816艘次、渔民6778人,挽回损失2.2亿元。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加大力度推进“浙渔安”系统迭代升级,设计构建了包含1个渔业综合数据仓、3张基础网、1套“浙农码”(渔船码、船员码)和“5+6”个多跨应用场景的“1+3+1+N”架构体系,以及全省渔船安全精密智控一体化工作平台。目前,渔船碍航、动态警戒区预警、渔船姿态监测、红码船停航管控、智能搜救等14项基于北斗跟踪定位设备的功能已经实现“全覆盖”,系统在平台开发、技术创新、设备研发、流程重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集成应用试点、验证取得预期效果,具备全面推广应用条件。
据了解,迭代升级的“浙渔安”系统,着重聚焦业务应用的深度开发,突出实用性、实战性、实效性,针对我省商渔船碰撞、自然灾害沉船两个最突出问题,开发了渔船防碰撞、高危渔船监管、非法捕捞打击、应急指挥和救援在线等5个多跨场景应用。同时,以渔业安全“全要素、全周期”系统智治为核心,创建了渔船管理、船员管理、基层组织管理、渔港管理、执法管理、事故档案6个监管模块。此外,自4月起,我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渔业经营主体,自上而下全面启用渔船安全精密智控一体化工作平台,按照“监测-预警-处置-反馈”的要求,对相关安全违规行为进行干预,形成管理闭环。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省将充分利用伏季休渔的有利时期,加快推进船端设备安装、智慧渔港建设、场景应用测试、培训宣传等工作,强化数据归集和多维集成,进一步提升拓展智控“大脑”核心能力,力争在年内完成9000艘大型海洋渔船宽带卫星终端安装、所有渔船视频系统安装等工作,同步建成海上卫星宽带通信网、渔港监控网和动态监测网,加快实现宽带入海“全覆盖”,全面打通应用推广的“最后一海里”。(来源 浙江农业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