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今年以来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风险防范工作部署,以精密智控为平台、指挥体系重塑为导向、商渔船防碰撞为重心、刚性执法为保障,全面部署涉海涉渔领域“春雷行动”落实落地,让“春雷行动”在温州打得响、打得准、打得重、打得久。
一、以铁的要求推动责任再落实
一是机制领路。温州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春雷行动”,专题梳理渔业安全管理领域的短板弱项,针对性出台《渔船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温州市“三无”船舶清理取缔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专班实体化运作强化督查检查,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带队督查“春雷行动”10余次。二是部门联动。统筹部署渔政、海事、海警等部门14艘执法船艇,对商渔船交汇密集区、渔船主要作业区等实施24小时巡航执法。累计开展涉海涉渔执法检查2200次,发现存在隐患的船舶1092艘次,行政罚款金额733.47万元。加大“公共航路”宣贯引导力度,创新实施商船点验机制,加大对渔船航路内滞留作业干预力度共计开展航路干预1.42万艘次,安全点验渔船17.76万艘次,发送安全生产提醒短信18.99万条。三是乡镇发力。建立“县领导挂钩到乡镇,乡镇干部(网格员)挂钩到渔船”的工作机制,发挥渔业乡镇“桥头堡”作用,推进渔业安全微网格建设。全市重点渔业乡镇累计带队开展渔船安全检查、联合清港行动63余次,由乡镇直接取缔“三无”船舶120艘。
二、以铁的举措推动藩篱再扎紧
一是强化隐患整治。出台《渔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规程》,动态更新“风险船只”和“船只风险”两张清单,全市开展渔船隐患滚动排查1242次,检查渔船2619艘,发现整改隐患渔船1405艘。二是强化“三无”治理。落实“周巡查、月清港”、溯源打击和纳规定管理,召开养殖船纳管现场会全市推广乐清经验做法。在苍南县打响全省涉海涉渔领域安全执法检查“春雷行动”第一枪,一举查扣“三无”船舶37艘,今年以来累计打击取缔“三无”船舶407艘。三是强化精密智控。迭代升级“海上斑马线”应用系统,以防范海上商渔船碰撞风险为切口,进一步梳理“重大需求、多跨场景、改革任务”三张清单,优化设计1个驾驶舱和四大智控场景。加快推进渔船智控设备安装,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渔船卫星宽带设备安装275艘,并完成32艘测试渔船“天通”电话安装。
三、以铁的标准推动基础再夯实
规范一批渔船组织。通过渔船合作社建设及整合优化,推进全市原来38家渔船合作社,按照“六化”标准整合为24家,新增一类合作社4家,二类合作社10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开展合作社星级评定,对不合格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合作社实行挂牌整改。创新一批基层模式。建立苍南“乡镇+点验中心”、平阳“乡镇+渔港综合监管站”、瑞安“乡镇+管理服务中心”及其他县市“乡镇+基层管理组织”等4类模式,有效统合基层管理力量,提升监管效能。三是培养一批管理队伍。强化专职人员、专业设备、专项资金保障,选齐配强乡镇管渔干部、派驻执法人员和合作社专聘人员。如苍南县针对性充实调整乡镇管渔干部,乡镇点验中心组织招聘专职人员,优先录用退休船老大和退休渔业管理人员。(温州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