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渔在即,安全先行 —渔船航行安全注意事项(瞭望篇)
当前文章浏览次数:775
发布日期:2024-09-11

     

       船舶碰撞的原因往往涉及多个因素,从以往的碰撞事故来看,无人瞭望或未保持正规瞭望是导致船舶碰撞事故的首要原因。航行中,瞭望工作没做好,就好像人闭着眼睛在走路,危险程度可想而知。瞭望的责任是最重要的,对瞭望的一时疏忽可能会导致船舶与船上财产损失,甚至导致人员伤亡。
       未能保持正规瞭望的事故案例
       案例一
       2024年2月3日0847 时左右,某渔船回港航行途中与散货船发生碰撞。事故造成散货船进水沉没。
       事故原因:经调查,事发时事故水域能见度良好,渔船驾驶人员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未开展瞭望,未使用安全航速,未对碰撞危险作出充分估计;散货船瞭望疏忽,未及时发现来船。直到两船距离 0.15 海里左右时才发现渔船,发现后未鸣放汽笛,未通过高频呼叫来船,试图呼喊来船但未起作用。
       案例二
       2023年9月24日0525 时左右,某散货船在沿海公共航路与航路内作业的某渔船发生碰撞,事故造成散货船沉没,船上12名船员落水,11人获救,1人失踪。
       事故原因:经调查,该渔船未保持安全值班和正规瞭望,事发时段,驾驶台仅船长一人值班,直至碰撞发生才发现散货船。未能对散货船形成的碰撞危险及对方采取的大幅度左转的避让行动做出正确判断。同时该渔船超过核定作业场所捕捞作业,未正确显示号灯。作为夜间从事捕鱼作业且对水移动的船舶,仅显示了桅灯、尾灯,未显示舷灯及垂直上绿下白两盏环照灯,影响了他船对本船动态的判断;散货船未正确使用警示信号,未保持应有的戒备。
       什么是瞭望?
       根据《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规定:每一艘船在任何时候都应使用视觉、听觉以及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有效手段保持正规的瞭望,以便对局面和碰撞危险做出充分的估计。
       保持正规的瞭望不是一种单纯的观察,是指利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手段不断收集、辨别周围交通态势和信息,其目的是对局面和碰撞危险作出正确评估和判断,最后决定是否采取行动,以便船舶在安全距离上通过。从避碰意义上说,分析与判断比观察还要重要。
       如何在船舶航行过程中保持正规瞭望
       保持正规瞭望,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应根据环境和情况配备足够、称职的瞭望人员;
       2.瞭望人员的位置应保证能获得最佳的瞭望效果;
       3.瞭望时使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视觉、听觉、雷达、通过AIS等协助都是常见的保持正规瞭望的手段。
       4.瞭望是连续的、不间断的;
       5.瞭望人员做到恪尽职守,做到认真、谨慎;
       6.瞭望的方法正确(包括正确使用雷达),并且是全方位的。
       视觉瞭望时,应当采用先近后远、由左到右、由前到后的周而复始的瞭望方法,务必做到全方位观察;瞭望人员应当来回走动,以消除因视线被遮蔽所造成的盲区的影响;可以借助望远镜,能够及早地发现来船,更清楚的辨别来船的种类、动态和动向。
       使用雷达时,必须要掌握本船雷达设备的特性、效率和局限性;熟悉各种海况、天气和其他干扰源对本船雷达探测的影响;在选择量程的时需要根据本船所在海域的通航密度和船速,不要一直使用某一个量程,要做到适当切换。大量程扫描可以提前获得接近船舶、碍航物或岸线,对于小物标的探测需要切换到小量程进行探测。雷达仅是一种助航仪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不间断的视觉瞭望。

 

 

       保持正规瞭望的规定适用于任何时候,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能见度良好还是能见度不良,互见时还是非互见时,良好天气还是恶劣天气。
       瞭望注意事项
       1. 晴朗的白天瞭望,要防止麻痹思想。有强烈的阳光影响视力时,可戴墨镜。
       2.夜间瞭望要避免直射灯光,防止眼睛从灯光处转到黑暗处不能很快适应而影响瞭望。
       3. 夜间瞭望要注意那些不点灯的小船、超长的大型船、拖带较长的水面物体。另外,要防止船舶周围灯光外露,以免影响瞭望。在背景灯光强烈的海域,利用雷达、AIS等进行核对,避免误判。
       4. 能见度不良时,应加强驾驶室外面瞭望,不可仅仅依赖雷达瞭望。这样瞭望人员的精力更集中,不受驾驶台人员聊天的影响;在雾中航行时,能比驾驶台人员更早、更有效的听到它船雾号。
       5.狭水道航行中,应注意船位和避让来船,同时要核实灯浮、灯标,注意是否正常。航道起锚、离靠码头、横穿它船的船舶也是瞭望的重点。(风险预防部 王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