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一号文件,讲了什么?
当前文章浏览次数:557
发布日期:2023-03-22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公布《关于2023年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继续以省委一号文件形式指导全省“三农”工作。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
  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浙江“三农”工作谋得深、干得实、跑得快,农业农村发展多项指标居全国领先水平。

     2022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9年来首次突破3%、达到3.3%;

     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51.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65元,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

     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68.3%,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第一;

     圆满承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

     获批创建全国唯一的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数字乡村引领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

  省委一号文件聚焦共同富裕大场景下的乡村振兴,锚定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建设目标,结合省情、民情、农情,就做好今年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具体举措,作出针对性的部署安排。

  整体框架为“1331”:1个总要求、3条跑道、3项支撑、1个根本保证,共8个部分、32条。
  主要内容可概括为稳供给、抓振兴、促融合、强保障。


     稳供给

  就是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推进产运储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实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稳定保障性蔬菜基地面积,实施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行动,做优做强茶叶、水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

 
     抓振兴

  就是坚持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三条主跑道,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农业更强、乡村更美、农民更富。

     锚定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建设目标,深化农业“双强”行动,不断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锚定“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深化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新’三大革命”,以“千万工程”统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锚定持续缩小“三大差距”目标,深化农民共富行动,持续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促进农民持续普遍较快增收,加快山区海岛乡村发展步伐。

 

     促融合

  就是以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提升县城承载能力,重点是提升县城产业平台集聚、基础设施支撑、公共服务保障和生态环境承载“四大能力”,进一步发挥县城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支撑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持续深化“千万工程”,重点是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宜居宜业、文明善治和共同富裕“四大提升”,推动乡村加快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重点是完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等机制,推动乡村营商环境、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新型农业经营体制等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强保障

  就是以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为主抓手,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

  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和机制创新,推动各地加大资金保障力度,补齐土地要素供给短板,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强乡村本质安全建设,实现农村稳定安宁。
  今年的文件既是全年“三农”重点工作的“任务书”,也是指导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施工图”。
  

     现场,发布人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了回应。

     当前浙江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展如何?今年将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

  王通林介绍,过去一年,浙江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7.5%,年收入20万元以下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全面消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比全国农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分别高0.3、2.5个百分点;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6%,比全省农民收入高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提前缩小至1.9以内,连续10年缩小。

  今年,浙江将聚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89以内”这个目标,重点实施好“一改革、两行动”:

     “一改革”
  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持续打好“四拳八招”,实施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年收入3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超90%。

     “两行动”
  乡村点亮行动、先富带后富“三同步”行动。乡村点亮行动,重在加快盘活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等资源,实施万户农家旅游致富计划,发展乡村庭院经济;先富带后富“三同步”行动,重在深化新型帮共体建设,拓展乡村振兴十大助力行动,提升重特大疾病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山区海岛县乡村高质量发展,持续缩小“三大差距”。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如何认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内涵和新要求?在推进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上有哪些具体的部署?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方毅介绍,浙江将以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主抓手,以美丽乡村为底色,以未来乡村为示范,以共同富裕为追求,围绕“环境和美、产业和融、人文和润、治理和谐、生活和顺”,点线面结合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构建“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新格局,加快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统筹城镇和村庄布局,推进水、路、电、气、网等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提高公共服务便利度
     实施城区与乡(镇)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加强规范化村级医疗机构、健康村建设,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等。

     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
     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整治成果;推进村庄空间梳理、功能植入、标识配套,塑造整体大美的乡村风貌。

     提高乡村产业兴旺度

     在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基础上,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食用菌、柑橘、杨梅、湖羊等50亿元级的省级农业全产业链特色链和茶叶、生猪、水产品、中药材等100亿元级的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

     提高乡村文化兴盛度

     今年要培育100个“浙江文化标识”,建成200家乡村博物馆,实施246个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

     提高乡村社会和谐度

     把“和”的理念贯穿乡村建设始终,以革新餐桌文明为切入口推进移风易俗,持续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浙江在落实中央要求,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建设方面有哪些考虑?

  蒋伟峰介绍,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建设重点是抓好“126X”体系建设。
     "1"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是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建设的头等大事。
     "2"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国家丘陵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
     "6"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补短提能,大力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智慧农业、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等六个“百千”工程。
     “X”培育壮大“十业万亿”乡村产业和“百链千亿”农业全产业链,构建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充满活力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保障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去年全省粮食生产形势怎么样?下一步具体从哪些方面发力?

  去年,浙江粮食生产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蒋伟峰介绍,全省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分别达到1530.7万亩、124.2亿斤,均创近7年新高,特别是早稻面积增量和产量增量均列全国第一,夏粮、夏油、早稻生产获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较好地发挥了稳物价、稳经济、稳全局的基础性作用。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为头等大事、摆在首要位置,主要做好“三抓三强”:

     抓耕地强根本
  全年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0万亩以上,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开展陡坡农用地与平原林地置换,实施“百大精品”造地工程,持续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机制,探索耕地进出平衡“先进后出”机制,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

 

     抓科技强支撑
  重点是打好“三场战役”:种业革命翻身仗,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稳定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农业核心技术攻关战,制定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方案,实施“尖兵”“领雁”和“三农九方”农业产业技术创新等项目;丘陵山区小型农机突破战,加速先进适用丘陵山地机具、技术、装备研发应用,打造“浙江制造”小型农机标志性品牌。

 

     抓机制强动能
  强化“谁种粮谁受益、谁多种粮谁多受益”的鲜明导向,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建立产粮大县利益补偿机制,落实省级规模种粮动态补贴机制,保持稻谷最低收购价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全省域实施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积极探索种植收入保险,让农民种粮有钱赚、有奔头。

 

     省委提出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农业农村领域在贯彻落实省委要求,进一步提升浙江乡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有哪些考虑?

  王通林介绍,省委提出实施三个“一号工程”为做大做强浙江乡村产业明确了主攻方向。省委一号文件也大篇幅作了部署,主要是“三个提”:
     创新提质乡村数字经济
  加快乡村数字产业增效,全年计划实现农村网络零售额1.1万亿元;加快乡村数字服务提质, “浙农码”用码量日均30万次以上;加快乡村数字基础提升,纵深推进乡村数字化新基建工程。通过这几方面努力,加快      建设数字乡村引领区。


     升级提能乡村地瓜经济
  发展农业总部经济,推广台州“追着太阳种西瓜”、嵊州“三界种粮队”外拓种粮等模式;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长三角农业交流合作,落实RCEP三年行动计划;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保护与发展联盟会议;新增“品字标浙江农产”品牌企业20家、绿色食品400个;办好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浙江农业博览会、浙江种业博览会。


     优化提升乡村营商环境
  深化农业农村投资“一件事+明白纸”集成改革,规范农业农村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深化以“三块地”为核心的农村各项改革,全面激活农村资源要素。

 

    省委一号文件,关于种业发展是如何部署的?


  蒋伟峰介绍,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种业的建设,去年专门成立了浙江种业集团。目前,全省共有持证种业企业约1200家。2022年,浙江共入选首批国家种业阵型企业14家,总数居全国第五,水产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下一步,如何加快种业革命,把农业种业这个“芯片”做强,浙江做了系列部署。

     省农业农村厅将联合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出台《关于加强种业企业培育的指导意见》。

     围绕优势特色品种选育,在牵头实施国家西兰花、茶树联合育种攻关的同时,打造一批“骨干企业牵头,首席专家挂帅,产学研推协同”的省级育繁推种业创新平台。同时积极支持企业建立种业研究院,建设稳定的科研创新基地和南繁育种基地。
     加快农作物、畜禽、水产等良繁县、良繁基地建设,建立一批稳定的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良繁基地。集中打造一批“看禾选种”窗口,举办浙江种博会以及水稻、鲜食玉米等新品种大会。

 

     今年农业农村领域在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有哪些政策亮点?
  方毅介绍,今年浙江的“一号文件”延续坚决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的鲜明导向,围绕深化“钱、地、人”要素配置集成改革,在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上创设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在党建统领上
  要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新时代“领雁工程”,深化党建联建机制和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体系化抓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提升,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在人才振兴上
  要实施乡村绿领人才培育计划,培育乡村振兴领军人才1000名以上,新招引4万名以上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新培育农创客2万名。

     在用地保障上
  要落实农业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实行单列跑道、单设标准;建成农业标准地40万亩。

     在资金支持上
  要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等举措,各设区市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占比达到6%。

(来源 浙江农业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