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小交陈港区,浙岭渔56101船的船亭上挂起了“松门镇人民调解船”的牌子,以及“人民调解”的徽标,船老大陈青才被聘请为海上调解小组组长。
“再过几天就要出海了,碰到渔民渔船间的矛盾纠纷,我会第一时间主动参与调解,通过微信、迪泰(船载卫星通讯设备)等方式,与矛盾双方进行沟通,尽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洋面上。”陈青才说道。
图片
据了解,松门镇有渔船500多艘,渔业规模大、渔民体量多,矛盾纠纷在所难免,加上专业调解人员少、调解模式单一、纠纷调处不及时等问题已成为社会治理的痛点、难点。
“去年我们了解到,海上渔民纠纷共发生6起,分析矛盾成因,其实都是一些小事。如果调解及时的话,矛盾很快就能化解。所以我们把人民调解触角向海上渔船延伸,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洋、大事不出镇’,把小纠纷直接在洋面上化解。”松门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王兴明介绍。
在前期的摸排中,该镇按照船老大的政治面貌、个人素质能力、政治素养、威望程度等标准要求,并结合所属渔业公司、所在渔业村的地域差别,确定人民调解船,组建相应的海上人民调解小组。经过有效沟通,第一批有5艘渔船被推选为人民调解船,分别是浙岭渔69217、浙岭渔56101、浙岭渔75055、浙岭渔58003、浙岭渔58133。“推选人民调解船时,重点考虑船老大的政治面貌是否党员,镇里通过组建红帆调解船,发挥渔民党员在海上渔事纠纷调解中的先锋引领作用。”王兴明说。
据介绍,人民调解船的主要职责是快速、就近调解松门所辖各生产单位之间在渔场作业时偶发性渔事矛盾纠纷,以及与镇、市内外渔区生产单位在渔场作业时突发性渔事矛盾纠纷(包括网具损坏纠纷、渔船之间轻度碰撞纠纷);调解生产单位内部船员之间在工作生活中因小事而引发吵架等矛盾纠纷;调解船员因工伤而引起的矛盾纠纷;协助镇各调解组织开展涉渔纠纷调解;在疫情防控、环境保护、反走私、安全生产、抢险救灾、国家安全等海上重点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此外,为提升海上调解员的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该镇农渔办还专门举办了一期人民调解工业业务知识培训,邀请曾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的松门司法所所长郑庆波为大家授课,讲授化解矛盾纠纷的经验和做法。
王兴明表示,接下来,该镇将继续进行排摸,争取将红帆调解船扩大到10艘,筑牢海上平安根基。(来源 掌上温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