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防范雇主理赔道德风险的分析与探讨
当前文章浏览次数:1109
发布日期:2020-09-11

    道德风险一词是源于研究保险合同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做出有损于他人利益的行为。在雇主责任险理赔过程中道德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如何有效防范道德风险也是值得我们分析与探讨。
    事故案件中的相关赔偿标准直接关系到会员及伤者的切身利益,影响面广,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以往按照伤者城市或农村户籍认定的赔偿标准会导致赔偿金额存在较大差异,也会引发“同命不同价”之争。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改革,每个渔区的保额及赔偿金额都有相对提高,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不当得利的现象,我们必须引起警惕。
    案例1  A船于2019年4月8日在海区进行生产作业时,船员徐某在工作中意外受伤,导致右膝韧带断裂,做了手术,医疗费花了4万多元。治疗结束后,理赔人员收到会员(村协保员)提供的合理材料后并告知:本次事故根据条款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关节不稳定,伸屈功能正常,伤残给付比例为5%,但前提是会员必须先与伤员达成伤残赔偿协议才能理赔。几天后,会员拿着伤残赔偿协议前来理赔。几个月后,伤员反应没有拿到伤残赔偿款,调解协议签名也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的。后续经过沟通,会员最终还是把伤残赔偿款支付给了伤员。
    案例2:B船于2019年3月18日在洋地生产作业时,船员刘某在船上干活时受伤,后双方达成伤残赔偿,理赔人员收到调解协议(调解协议上写明伤残赔偿金额为15万元)进行理赔程序。后伤员及家属拿着一份调解协议来咨询理赔人员,理赔人员给予合理解释后,发现伤员手上的调解协议与会员提供的伤残赔偿协议不属于同一份。后续理赔人员通过侧面向伤员了解情况:会员已支付了互保所理赔的伤残赔偿款。
    上述两个案例,虽然最终会员没有不当得利,但道德风险还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如何更有效地防范在理赔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风险?
    通过案例分析,值得我们探讨与思考:
    一、会员参保的目的是为了在出险后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那么如何让会员的经济损失最小化呢?
    及时做好投保及理赔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鼓励会员足额投保,确保会员经济利益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
    二、针对伤残或死亡(失踪)案件,如何有效避免会员不当得利的道德风险呢?
    1、对于存在疑问、金额较大或死亡(失踪)的案件,在调解过程中,理赔人员应参与(或旁听)调解,并对处理结果拍照取证。2、对于伤残案件,可以建议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双方签署协议时拍照留证,确保会员与出险人(或出险家属)参与调解签名的真实性。3、需提供收条或转帐凭证作为赔款依据。4、理赔人员可以通过电话对伤员(或出险人家属)进行电话回访。(岱山办事处  金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