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声“春雷”,为何能威震东海?
当前文章浏览次数:391
发布日期:2023-05-09

     我省自2月中旬打响了“春雷”行动。这一声“春雷”,是否震慑了喧嚣已久的东海,守护好了海上渔业生产安全?有数据为证:

     2月18日至4月21日,全省开展高风险预警处置310222次,商渔船双向干预53956艘次,核查进出港报告渔船49052艘,查处违法违规渔船1142艘,行政处罚案件927起。 

     农谚有云:一雷惊蛰始,万物复苏时。海洋之内,亦是如此。每年的二月至五月,是东海春季渔汛,鱼群密集,捕捞量大,民间素有“春汛撒网百余张,归来鱼虾货满仓”的说法。

     此时也是渔船出海作业的高峰期,再叠加海域内船舶密集、航路交织、海况复杂等不稳定因素,如何确保一方海域长治久安,守护一方渔民平安生产,始终是渔政执法部门的第一要务。

     去年,王浩省长亲自部署推进涉海涉渔领域安全生产系统治理三年行动,立足源头,优化链路,重塑体系,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拉网式推进工作落实,全方位排查清除风险隐患,全系统提升海上安全治理能力。

     作为今年系统治理巩固提升阶段的一项重要举措,“春雷”行动聚焦管理责任落实、事故问责追责、船员不安全行为、船舶不适航状态、商渔船碰撞隐患、船舶建造源头管控等重点,坚持严督严查,强化刚性执法,重点查处责任落实不到位、执法监管不严格等突出问题。

     开展“春雷”行动,是全省渔政执法部门刺向海上渔业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的一柄“利剑”,更是一记响彻东海的“重拳”。可以说,这是一场全面发力、持续用力破解重点问题的“突破战”,是一场雷霆出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持久战”,也是一场着力破解安全监管难点、堵点和痛点的“攻坚战”。 

     如何让这场“战役”更加高效、有力,让安全管理更加科学、精准,是渔政执法部门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也必须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渔业安全管理变革,为全省涉海涉渔领域安全生产系统治理三年行动和“春雷”行动注入数字“基因”、贴上现代化“标签”,这既是全省上下孜孜探索的路径,也是奋力实践印证的答案。

     创新开发的渔船精密智控系统——“浙渔安”,成为农业农村部智慧渔业全国唯一试点项目,并入选2022年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系统性、全方位构建了渔业安全监管的智治平台。

     以数字化手段掌握情况、研判风险、高效处置,大幅提升了渔船的风险防控能力和应急救援保障水平,成为破解海上渔业安全管理困境、加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招。

     刚性执法、强化监管,始终是保障海上渔业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杀招”。

     “春雷”行动中,各级党政领导亲自督战,涉海涉渔部门齐抓共管,渔政执法人员严管重罚,形成了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全线压上、重拳出击、持续发力的工作态势,有力震慑了海上渔业生产的违法违规行为,其威慑力不可小觑。

     今年,省农业农村厅创新推出“1510”督导检查工作机制,要求渔政执法人员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执法检查和明查暗访力度再次“加码”,让“时刻经得起检查”成为常态,护航“春雷”行动行稳致远。 

     如果说2022 年的“春雷”行动是一场治标的“前哨战”“攻坚战”,那么今年的“春雷”行动则是一场治本的“整体战”“提升战”。

     对比这两年“春雷”行动的重点和执法成果,不难发现,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的前提下,无论是查获的“三无”船舶数量,还是查处的行政案件数量,今年都比去年下降了50%以上。

     海上违法违规行为数量的减少,折射出的是全省渔业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省涉渔船舶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均下降50%,有力保障了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春雷”行动的成果固然让人欣喜,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仍需始终扛在肩上。

     当前,我省涉海涉渔安全仍然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阶段,险情仍有发生,离全时全域全量平安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春雷”“铁拳”“亮剑”等系列执法行动仍需持续推进,建设一个安全、富饶、美丽的“蓝色牧场”仍需全省上下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来源  浙农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