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县“一打三整治”协调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从本月10日起,海盐将对拒绝主动上缴的涉渔“三无”船舶实施强制拆除。
海盐启动海域“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行动以来,及时成立了县“一打三整治”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并相继出台了《海盐县海域“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海盐县涉渔“三无”船舶处置拆解转产转业补助办法》《海盐县涉渔“三无”船舶处置(拆解)工作规程》《入海污染源调查方案》等系列文件和配套制度,落实专项资金,确定定点拆解企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力推进海盐海域“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行动,从而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盐渔业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海盐已全面排摸确定涉渔“三无”船舶45艘,大量船主对“三无”船舶违法作业危害认识不深,认为季节性鳗鱼捕捞行为不影响海洋生态。通过各级政府和部门对船主做思想工作,有41名船主同意签约,其中4名船主的船只已经被拆解。
武原街道明珠村的沈保生就是这4名船主之一。“我从1988年就开始出海捕鱼,最近拆解掉的船只已经是我的第三艘船了。虽然捕鱼收益还不错,但是现在劳动力、柴油等成本都上升,刨去这些成本,利润其实也不多。”沈保生说,“我的船只属于‘三无’船舶,既然这样,我觉得还是早点响应政府号召,主动上交船只,把船拆解掉,自己另谋出路。”
海域“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县渔政部门已经查扣“三无”船舶1艘,累计清理违禁网具地笼网151项,查获1起非法收购案,对当事人已处没收违法所得2000元、罚款10000元的处罚。同时积极开展“船证不符”整治、违禁网具整治和海洋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全县“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取得一定的进展。
接下来,海盐还将加快涉渔“三无”船舶的处置拆解工作,继续抽调渔政、公安等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组成专门工作组,并积极争取省市执法力量支持,加大海上巡查执法打击力度,形成强大的执法威慑。同时做好剩余船主的思想工作,推进剩余涉渔“三无”船舶的签约上交工作。对已经签约上交的涉渔“三无”船舶加紧拆解,力争在12月底前将已签约上交的全部拆解处置完毕。
与此同时,海盐还将加快完成“船证不符”整治工作,并加大禁用渔具整治力度,对全县经现场勘验存在“船证不符”情况的24艘渔船进行集中整治,确保在12月底前全部整治到位。并积极开展海上巡查,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设置地笼网、违反使用网具最小网目尺寸等行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另外,海盐目前已基本完成入海污染源调查工作。下一步将实施入海河流污染物通量监测,组织涉海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嘉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