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出梅后,水温逐渐升高,雷阵雨多、台风多,水产养殖动物进入生长旺季,也易出现曝发性疾病、浮头泛池等重大损失的季节,需强化养殖管理。
一、水质管理
合理加高水位。要将水位加高,保持高水位养殖,一方面可有适合的水温,另一方面水质将相对稳定。夏季水温高、光照强,蓝绿藻会大量曝发,故在高温季节一方面要控制投饲和施肥量,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调节水质,可通过适当换水、池边种植水生植物、合理使用生石灰和高效复合微生物制等方法来调节水质。
二、使用增氧机械
高温季节养殖动物的摄食量大、生长快,但产生的排泄物和粪便等也相应增加,同时高温时养殖对象的耗氧量增加,环境中其它生物的耗氧量也达最大量,一年是水体中溶氧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均出现在高温季节。为保持适宜的水体溶氧量,需要合理地使用增氧机械一般遵循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傍晚不开,浮头以前开,连绵阴雨半夜开的原则。在天气异常时要加强巡塘及时开启增氧机械,防止出现大面积的浮头甚至“泛池”。
三、合理用药
夏季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减少疾病发生的主要是通过提高苗种的质量、使用营养合适的饲料、采取合适的养殖模式、控制养殖环境等方法来达到健康养殖的目的。关键也要做好鱼病预防,做到以防为主,要把防病措施贯穿生产全过程。一旦发现鱼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防止鱼病扩散蔓延。做好病鱼的隔离治疗工作,死鱼一定深埋。
四、合理投饲、用肥
高温季节养殖对象的摄食量增加,要按照“四定”要求进行投喂,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但这还是一项基本原则,要根据天气、水质、养殖对象的活动情况、载鱼量、吃食时间和残饲量等进行调节,减少因饲料沉积塘底造成水质恶化,引发疾病发生。施肥的情况也同样,高温季节需根据水质合理施肥,以施追肥为主,一般宜少量多次,忌一次性大量施肥。
五、合理轮捕
高温季节捕“热水鱼”,要注意轮捕选择的养殖模式、轮捕的网具、起捕的时间、分鱼的熟练程度、操作的配合等。可以通过轮捕尽量减少鱼塘的承载量,降低养殖密度,更好预防各类疾病。
六、注意极端天气
七八月份是台风多发的季节,台风天气往往伴随着大量的降雨和降温,关注天气预报,关注养殖品种的应急反应力,增氧、调节水位、投饲等措施地适时开展可有效地减少养殖风险。(转载自《浙江渔业信息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