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季度浙江省渔情信息动态采集监测报告
当前文章浏览次数:1669
发布日期:2014-04-28

 

    2014年,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我省继续实施水产养殖渔情信息动态采集工作。现将一季度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一、采集县概况
    今年我省继续在16个县(市、区)开展水产养殖信息采集工作,分别为余杭区、萧山区、秀洲区、嘉善县、德清县、长兴县、绍兴县、上虞市、慈溪市、兰溪市、象山县、苍南县、乐清市、三门县、温岭市、普陀区等。共设监测采集点74个(淡水池塘养殖38个,海水养殖36个)。74个采集点共涉及淡水池塘1.89万亩、海水池塘0.41万亩、滩涂1200亩、传统海水小网箱8.05万平方米、海水筏式养殖985亩、海水工厂化养殖水体21.7万m3,监测品种包括中华鳖、南美白对虾、青虾、脊尾白虾、梭子蟹、青蟹、泥蚶、缢蛏、四大家鱼、黄颡鱼、翘嘴红鲌、海水鲈鱼、大黄鱼等二十余个海淡水养殖品种。
    二、采集点监测结果及分析
全省74个采集点一季度共投放鱼苗13060万尾、种226.3吨,累计投入生产资金2660万元,出售各类水产品1506.3吨、实现产值4211.1万元(包括出售苗种445.2万元),详见表1。主要结果如下:


表1  我省采集点养殖生产基本情况(1-3月)

    

项目

年份

苗种投放

投入资金

(万元)

出售数量

(吨)

产值

(万元)

鱼苗(万尾)

鱼种(吨)

2013

15939

821.3

4021.3

1735.7

6807.3

2014

13060

226.3

2617.3

1506.3

4211.1

同比(%

-18.1%

-72.4%

-34.9%

-13.2%

-38.1%

    (一)虾苗投放大幅增加,其余水产苗种投放大幅减少。
    一季度共投放各类鱼苗(虾苗、蟹苗、贝苗)13060万尾,较2013年同期减少18.1%;鱼种的投放量226.3吨,同比减少72.4%。除虾类投苗量增加了5倍(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提前大规模投苗,同时部分养殖户改养了罗氏沼虾)外,普通淡水鱼、名优鱼类大规格鱼种放养量分别同比减少75.9%和92.9%,贝苗和鳖种放养分别同比减少35.0%和30.3%。
    (二)生产投入同比下降34.9%,苗种费、基础设施费、水电燃料等费用出现不同幅度减少,水域租金、饲料费、鱼药等支出增加。
    采集点共发生投入2617.3万元,同比减少34.9%,投入主要集中在池塘租金、苗种费、人工工资、饲料费、基础设施改造等费用上,分别占总投入的34.7%、20.8%、17.9% 、12.0%和8.5%。与2013年相比,除苗种费、基础设施建设费、水电燃料投入分别减少了68.7%、48.9%、7.2%,饲料费同比增加9.7%、水域租金同比增加18.9%,鱼药费用同比增加32.6%。
    (三)水产品出塘量同比下降13.2%,收入同比减少38.1%。
    年初采集点共存塘水产品534.7吨,同比略增3.4%。一季度共出售各类水产品1506.3吨、出售成鱼3765.9万元,分别同比下降13.2%、47.6%,出售苗种445.2万元、同比增加105%。与2013年同期相比,除鲫鱼、黄颡鱼、海水鲈鱼出塘量大幅增加外(同比分别增加41.7%、35.6%、48.5%),其余主要养殖品种出塘量都有不同幅度减少。
    (四)水产品出塘价格平均同比下降34.2%,泥蚶、海水鱼类价格同比出现大幅跳水。
    一季度水产品出塘价格平均为12.5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4.2%。与去年同期相比,黄颡鱼、鲢鱼价格平稳,鳙鱼价格小幅回落,青虾、鲈鱼、缢蛏价格分别上涨了13.2%、7.3%和14.4%,青蟹价格大幅上扬,其它主要水产品价格出现不同幅度下降,其中大黄鱼、泥蚶、海水鲈鱼、鲫鱼、河蟹、中华鳖、鳊鱼、乌鳢、鳜鱼、青鱼、梭子蟹价格分别同比下降了57%、43.8%、41.7%、26%、19.6%、15.7%、14.5%、13.2%、10%、7.9%、5.6%。
  
  三、一季度生产特点分析
    1、水产品价格总体下跌。从74个监测点情况来看,采集点水产品价格总体下跌。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18个主要出塘水产品中2个价格平稳、4个价格出现上涨、12个价格呈现下跌。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猪肉、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影响了水产品价格,另一方面成交量缩减,水产品交易清淡,带动了水产品价格下降。
    2、投苗积极性降低,养殖结构有所调整。从采集点苗种投放上来看,受存塘量增多及水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养殖户阶段性投苗积极性降低,一季度投苗量出现大幅萎缩,但受设施大棚养殖技术日趋成熟,白对虾早茬苗放养量增加了5倍。
   3、海水鱼、泥蚶、中华鳖养殖形势不容乐观。海水鱼类内需市场萎缩,出现严重滞销,价格持续走低,养殖效益下滑,而以往主要面向出口市场的鲈鱼也因国际市场不景气价格低迷。泥蚶作为年货销量占到很大份额,年初春节期间市场萎缩,春节泥蚶价格较往年出现大幅回落,存塘量大,可能会影响今年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中华鳖前几年的规模扩张对市场冲击很大,价格处于历史低位,整体供大于求。(转载自《浙江水产技术推广信息》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