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对渔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去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6月召开了全国现代渔业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现代渔业建设。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水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在渔业大县,水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资金投入是建设现代渔业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相对于渔业在农业农村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财政对渔业的支持总量仍偏低,虽然落实了渔业油价补贴、渔船补贴等政策,但在种质、苗种、疾病、渔业机械等方面,补贴不多,有的还没有补贴,渔业用水、用电、用地等方面,有的还未纳入优惠政策范围。在4月22日~27日召开的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班渔业大县渔业局长班上,来自基层的渔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对此建言献策,希望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扶持渔业生产重点环节,促进渔业发展转型。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农林水服务中心农经师于毅表示,如果能够增加池塘改造的补贴、对精养池塘实施良种补贴等,必将对现代化养殖起到重要作用,推进渔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福建省东山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叶细辉建议,按照优势产业带布局的总体要求,加大对现有水产良种场的扶持力度,以改造苗种繁育场设施为重点,结合优质养殖品种繁育和引进,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建设标准化水产苗种繁育场。
据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水产局局长袁志娟介绍,目前,建湖县先后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坚持“政策引领、先干后补、以奖代补”,重点在规模养殖基地、渔业示范园区建设、水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水产品牌创建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渔业政策的扶持,促进了建湖渔业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全县发展水产养殖面积18.2万亩,其中,高效设施渔业16.5万亩,建成千亩连片养殖基地12个,国家级无公害虾蟹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现代渔业精品园区两个,市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4个,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4个。
袁志娟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对渔业的扶持力度,建立现代渔业或高效渔业发展专项基金,每年根据财政收入安排一定的经费,并逐年增加财政投入,逐步形成现代渔业建设的稳定资金来源机制。加强对渔业公益性领域的投入,对重点渔业市县,实行资金倾斜,对重点项目实行重点投入,为渔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服务平台。应选择条件较好的地区,积极开展对水产良种、渔业机械等补贴办法的试点试验,以点带面,提高良种养殖的覆盖率和渔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在用水、用电方面与农业实行同等同价,加速渔业现代化进程。(转载自《中国渔业报》第6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