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企盼养殖互助保险
当前文章浏览次数:1653
发布日期:2014-03-31
昨天的海岛洞头县,阳光灿烂,风和日丽,前来参加省海洋与渔业局主办的“助渔增收送服务”活动的渔民挤满了县城广场。除了以往都有的授课解惑、座谈交流等活动内容,水产养殖互助保险的推广介绍成了渔民最感兴趣的话题。省海洋渔业局负责人表示,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提升渔业生产的风险管理能力。我省将渔业互助保险和渔业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渔民改进生产作业方式、完善生产设施、推进科学养殖,不断提高渔业生产的灾害防范能力、减灾互助能力和风险保障能力。
2013年的“菲特”台风,使我省水产养殖业遭受重创,62万多亩养殖面积受灾,产量损失6.4万吨,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但在水产养殖互助保险试点的平阳、椒江、嵊泗等地,71户参保渔民中,有9户因“菲特”受灾,得到保险赔款约1350万元,凭此,他们很快恢复了再生产。
这些成功的保险理赔案例,让洞头渔民黄松光羡慕不已。他告诉记者,自己从事网箱养殖近20年,年年要受灾,“小灾小损失,大灾大损失,去年的‘菲特’让我损失了20多万元。”昨天,黄松光一遭就来到活动现场,仔细了解保险条例,填写意向表,“以前没保险,现在有了,一定要参保,不然养殖风险太大了。”
座谈会上,渔民的问题也离不开养殖互助保险。“什么时候能推出?”“保险了怎么估计损失?”“保费要怎么计算?”“政府能不能再多些补助?”……省海洋渔业局负责人对此作了详尽的解答。
据省渔业互保协会副秘书长刘定康介绍,目前我省的水产养殖互助保险以“保大灾、保成本、保灾后恢复生产能力”为目标,在贻贝养殖、网箱鱼类养殖、紫菜养殖主产区开展,主要险种为自然灾害和病害两大类。“我们将利用手中掌握的技术资源,帮助渔民完善设施,改变养殖方式,尽量降低生产风险损失。”刘定康说,温州、台州等渔业养殖年年都要因台风受灾,受灾概率十分高。为了减少渔业生产损失,降低风险发生,省渔业互保协会将和省里的水产科研院校和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合作,养殖过程中提早接入,规范渔民养殖方式,推广风险防范技术。“同时,也对渔民提出了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就像酒驾不赔一样,如果渔民在养殖中采用了违禁药物,一经查证,就不属于理赔范围。”刘定康说。(转载自《农村信息报》第31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