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了解会员需求,广泛宣传渔业互保,切实解决会员困难,更好地服务会员,协会根据本年度工作安排,于5月份开始在全省全面开展“走村入户访会员” 活动。该活动由办事处组织开展,协会秘书处领导带队参与,通过走访、座谈或业务窗口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政策、听取意见、解答疑惑、收集信息。截至目前,活动尚在进行中,部分办事处接近完成。汇总各地活动情况,取得一定成果。
一、进渔村访渔民,宣传渔业互保。
通过此次“走村入户访会员” 活动,互保工作人员走进渔村、走近渔民,通过座谈交流、明显感受到渔业互保在渔区的工作受到了广大渔民会员的关注。同时,也暴露出各地渔民的渔业保险意识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偏远渔区渔民对渔业互保不甚了解。此次以“走村入户访会员”活动为契机,与会员面对面交流,更直接地向渔民老大宣传协会的服务理念、惠渔政策、服务产品,并就会员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解答,切实让渔民会员体会到“渔业互保协会是渔民自己协会”。
二、听取意见建议,改进互保服务。
在座谈中,一些会员代表较活跃,对协会的承保、理赔、贷款等业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小型渔船采取整船不记名方式投保。60马力以下小型渔船纳入乡镇管理,现在按船记名投保。但60马力以下小型渔船作业周期极短,作业人员变更比较频繁,建议采取整船不记名方式投保;
2、取消钢质渔船投保综合责任的船龄限制。船检对渔船没有“报废”的概念,超过“老旧渔业船舶一般船龄”的渔船仍然有可能继续生产。而此类渔船目前只能投保全损责任,在发生部分损失时,不能获得补偿,不能满足会员的需求。会员要求25年以上钢质渔船能够投保综合责任。
3、加大无理赔优惠力度。座谈中,会员对无理赔优惠政策表示了高度关注,并突出进一步加大无理赔优惠的力度。特别是,加大对长期不出险会员的奖励力度,以刺激会员做好安全管理。
4、加快理赔速度。会员反映对于一些理赔案件处理时间较长,理赔程序较多,建议适当的简化理赔程序,在理赔案件处理时间上作一个承诺。
5、提高小额贷款额度。协会的小额贷款业务在我省渔区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备航、修造船只存在着小额贷款的需求市场。因目前协会的贷款额度与实际融资需求相差较大,会员提出更大的贷款需求。
三、解决会员疑惑,提高会员满意。
通过这样的活动,会员代表有机会对协会的一些政策提出了疑问,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并能得到正面的回应:
1、明确身故责任保额取消限制。活动中,舟山、台州、温州的一些会员反映目前投保的身故责任保额难以满足实际赔偿需求。目前一些渔区的死亡赔偿也达到80万元以上,而目前我们会员的保额一般在50——70万元之间,保额与赔款之间的差距给会员带来了赔偿压力。会员提出进一步提高雇主责任互助保险的保额,进一步转嫁经营风险。根据会员保障需求,承保时取消身故责任保额取消限制,按会员实际需求投保。同时,与乡镇、村的有关工作人员交换意见,希望在赔偿调解时引导雇佣双方赔偿金额趋于合理。
2、提高渔船财产保障程度。因长期以来近海渔船互保价值一直被低估,而渔船互保比例基本在70%——80%,导致渔船财产保障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会谈中,会员普遍反映渔船赔偿金额较实际损失偏低,只有实际损失的50%左右,要求进一步提高保障。因此,建议会员按实际船价投保,并一些新船的船东按100%互保比例投保。
3、附加医疗险和新农合的问题。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快速发展,提高了渔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同时对协会的附加医疗险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是省内渔民同时投保了新农合和协会的附加医疗险,但在发生事故索赔是只能得到一份赔偿金。为了维护会员的利益,体现公平,在不违背保险补偿原则的情况下,对已获得新农合赔偿的会员给予一定的补偿。
通过“走村入户访会员”活动,宣传了渔业互助保险,了解的会员的需求,收集了会员信息,为我们更好地服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承保运营部魏剑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