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渔、惠渔、强渔”确保渔船安全生产
当前文章浏览次数:1529
发布日期:2012-11-21

 

    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渔船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稳定渔区生产秩序,建设平安渔场建设,瑞安市海洋与渔业局多措并举,形成“以渔船制度完善为基础、渔船社会化管理为依托、渔船科技保障为手段、渔业互保为补充”的多元化渔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规范渔船安全监管。一是加强领导。渔船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长效机制正在逐步推进,全面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成立渔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确保渔业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完善制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了渔业应急、渔船防台减灾等规章制度,使渔船安全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轨道。今年,制定出台《瑞安市渔业船舶防台规避操作规程》,修编印发《瑞安市海洋与渔业局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完善渔船社会化管理。一是提高认识。为进一步提高渔船安全生产意识,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设立大型电子广告牌(LED),悬挂横幅200余条,不定期发送安全温馨提示标语和安全生产知识短信,宣传渔船安全生产安全知识。安排7期“面对面”安全教育培训,召开渔船名老大座谈会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不断扩大渔船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覆盖面。二是明确职责。按照“属地管理、主体负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要求,渔船管理以归口渔业公司(合作社)所在镇(街道)管理为主,渔船持证人户籍所在乡镇管理为辅的原则,形成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公司、船三级管理机制,与各水产站、渔业公司和渔船签订《渔船安全生产责任书》,切实履行各自安全监管职责。
    提升渔船防灾减灾能力。一是科技支撑。开展60匹马力以下渔船的信息系统监控终端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有渔船实时监控网络。东山街道、北麂渔业公司、北龙渔业公司完成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监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渔船安全社会化管理机制。全市主机功率44.1千瓦以下海洋捕捞渔船的对讲机完成更新、配置,进一步提高通信质量。二是设施配备。2012年度145艘渔船安装船载卫星接收系统,瑞安市现已有253艘渔船安装了船载卫星接收系统,确保了“广播电视进渔船”工程的有序推进。主机功率44.1千瓦以下渔船配置监控定位手机,并纳入渔船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管理。把简易救生筏更换为渔用救生筏,今年有94只简易救生筏更换为渔用救生筏,使我市船长在24米以上的钢质渔船渔用救生筏配备率达到100%。抓好标准电笛、基本号灯、锚球等设备的配备。统计我市95%以上钢质渔船配备了标准电笛,所有钢质渔船配备了锚球;钢质渔船在申报期间检验和换证检验时安装好通用报警系统。
    推动渔业互保工作。一是政策支持。结合国家政策,及时调整雇主责任互保承保方式和互保费率,提高雇主责任保额;落实专项资金补贴政策,推进渔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及时足额发放2011年度温州市渔业互保“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奖补条件的渔船共有963艘,合计金额912978.11元,现已完成发放总量的80%以上。二是业务拓展。2012年10月止,互保保费收入1003.15万元,其中雇主责任互保(包括附加意外伤害医疗费互保)保费651.72万元,入保人数3572人;渔船互保保费351.43万元,入保渔船940艘;小额贷款附加险59960元;承担风险责任17.54亿元(雇主:15.08亿元,渔船:2.46亿元)。省财政补贴155.92万元,瑞安市财政补贴194.61万元。(转载自《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