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东海区渔政局等几家单位共同主办“2012年东海区及长江流域渔民民生与渔业发展座谈会”
当前文章浏览次数:1784
发布日期:2012-11-02

 

    10月25日,由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和农业部东海区渔政局、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2年东海区及长江流域渔民民生与渔业发展座谈会”在南通市顺利举行。此次座谈会以“关注渔民民生,共话渔业发展”为主题,探讨了当前渔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类民生问题的良策,以维护广大渔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出席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王朝华理事长作主题发言。
    牛盾副部长强调,渔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是改善渔民民生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而渔民民生的改善是渔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和标志之一。要解决渔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了解和把握真实的情况,科学谋划、与时俱进地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央对渔业问题高度重视,渔业投入大幅增加,在新形势下要抓住机遇,切实落实好中央各项强渔惠渔政策,加快现代渔业建设步伐,实现渔业更好更快发展。
    王朝华理事长指出,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危机社会,风险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品性。要正确认知和感知风险,把握风险特征,加强风险保障,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以及渔业的风险保障体系,提高社会的风险承载能力。互助模式更适应我国渔业保险发展,更符合我国渔业发展现状,渔业互助保险是典型的市场和政府的有效结合,是混合经济的产物。与发达国家只有农业问题不同,中国不仅有农业问题,还有农村和农民问题。农业保险不仅应当是“三农”最需要的保险,也应是保险机构能承受的保险,开展业务时要在愿望和能力之间形成一个契合点。协会将深入贯彻牛部长提出的加强“班子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的指示要求,按照国家保险业监管对从业资质、偿付能力、内控制度、业务素质等有关规定,在事业进入“深入发展期”的时候,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力争通过不断地理论研究和扎实工作,为渔业和渔民提供更好的服务。(转载自《中国渔业互保》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