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监督 为渔业互助保险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尽一份力
当前文章浏览次数:2266
发布日期:2011-05-10

    很多人眼里,监察、监督都是吃力不讨好、还特别容易得罪人的工作,从事这行工作的人也往往是刻板、固执、盛气凌人、令人敬而远之的。然而我们今天专访的对象,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脸”,相反,朴素的衣着、和蔼的态度、谦和的言谈,并没有明显的“距离感”。 采访很轻松,“互保”、“监督”之类的词语不时在话题中迸出,几乎贯穿了整个访谈的始末,不难感觉出,他对自己职业的的责任心与对渔业互助保险事业的深深挚爱。
    访谈结束后,我们尝试着重新解读定义监察、监督工作:并非不苟言笑才能铸造客观公正的监察监督尺度,真正的公正来自于内心,它坚守良知、尊重信念,听从于内心责任与正义的召唤。

    关键词:正气

    《浙江渔业互保》:我们了解到,您曾经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又长期从事过劳动工资工作,您觉得这些经历对于您日后性格和观念的形成有没有影响呢?
    陈列:1970年,我上山下乡到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一呆就是15年;1985年调到浙江水产学校,后来到局里工作。整个工作经历里,我的工作对象一直是最普通的老百姓,深知他们生活的艰辛,也非常愿意为这些群众尽一份力。
    在大兴安岭时期,我主要从事劳动工资工作,林区木材生产采伐、打枝、造材、装车、卸木、归楞等都属于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种,劳动强度大,伐木工与渔民一样,属于高危工种,特别是在高寒禁区,最低气温零下50度,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都非常艰苦。劳资人员要经常到生产一线测定劳动定额,查勘作业条件,以便合理支付“计件工资”,所以对工人的艰辛感同身受。在日常办理职工升级、工作调动、职工子女就业、技校招生等工作中,也深知一名普通工人要办点事情的艰难。在省海洋与渔业局工作期间,我从事企业改制工作8个年头,成年累月与下岗职工打交道,也完全能体会他们的难处甚至痛苦。有了这些经历,我更懂得什么叫“弱势群体”,什么叫“雪中送炭”。“感恩平民百姓、效力劳苦大众”的观念也就越来越深刻地根植于我的头脑中。
    《浙江渔业互保》:您曾经从事过纪检监察工作,现在又从事监事会工作,监察和监事都姓“监”,这里面有共性的东西吗?能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吗?
    陈列:纪检监察主要是党纪政纪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违纪查处的问题。监事会是以财务监督为中心,对财务活动及理事会的业务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监督范围包括财政纪律等方面的监督,所以应该有共性的东西。
    在这方面,我确实想谈点体会,倒不是因为我从事过纪检监察工作,而是因为我前半生工作经历中的切身体会。
    我下乡的呼中林业局是国家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有16000多名职工, 1978年10月15日,解放军报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贪赃枉法  党纪国法难容》,讲的就是我所在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原劳动工资科科长王志、副科长刘向黎的案件。王、刘等人自1972年以来,采取伪造挡案、公函等手段,非法给248人安置了工作,其中冒充正式职工调转工作安置的54人,启用作废公章、非法补办临时工转正手续的63人,采用其他非法办法安置的131人。在对王志实行隔离审查时,还从他家里搜查出各种烟酒、珍贵药物总价值达760多万元。王志、刘向黎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处劳动教养。
    这两人是我的前任。前车之鉴,告诫我必须如履薄冰。这是我的第一面镜子。
    第二面镜子就是韩桂芝。我与韩共事过四年,而交往的时间更长。韩当时在大兴安岭地区劳动局工作,最初只是一名办事员,但因为经办劳动力调配,在计划经济时有相当大的实权,后来副科长、副处长,我离开大兴安岭时,韩是林管局副局长,再后来任省监察厅副厅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省政协主席。韩2004年春节被“双规”,2005年12月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尽管韩权高位重,但照样会沦为阶下囚。有这么两面镜子对照,我对“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忠告刻骨铭心。
    渔业互保也不可能是净土,也会受到腐败风气的侵蚀,作为监事会,我也愿意借此机会再次与大家共勉:股市忠告为“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同样的,“官场有风险,当官要谨慎”。股市不好,埋怨政府,埋怨证监会,埋怨机构都无济于事,应该做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本钱管住。党风廉政也一样,埋怨体制机制,埋怨风气,埋怨法律弹性太大,埋怨不打“老虎”都没用,你只要管住自己,手不要伸,心不要贪。

    关键词:尽职

    《浙江渔业互保》:您是协会两届的监事会主席,能谈谈当初是什么心理促成您最终接受这一职务吗?为什么要接受这一职务呢?
    陈列:当初安排我作为监事会主席候选人时,我是没有思想准备的。因为我觉得这一人选最好是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或者是懂财务的人来担任,那样比较有利工作。而我没有财务工作的经历,这是承担监事会工作的一块短板。
    但从内心讲,我是愿意参与互助保险工作的,理由两点:一是它是一番有无限前途的朝阳事业,二是它是实实在在为民办好事的事业。所以最终我还是接受作为候选人推荐了。
    《浙江渔业互保》:协会几年运行下来,作为协会监事会主席,您是怎样履行您的职责的,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陈列:我履行监事会职责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审计中介机构的审计报告进行财务监督,通过列席常务理事会议对理事会的业务管理活动的决策程序进行监督,将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会员的意见建议整理反馈给理事长,通过每年一次的监事会评议意见提出监事会的评价意见和工作建议等。
    我退休后在协会上班也有一年时间了,除了上述工作,还配合做一些其他工作。“监事会不参与、不干预理事会的业务决策和业务管理活动”,但也不能不干工作,虽然在“度”的把握上有点难。我把我的工作重点定位在搞调研、搞方案、收集意见建议这类工作上。这一年里我协助搞了一些加强协会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的制度、办法的方案,组织监事会成员到宁波互保学习取经,参与管理费、奖励金改革调研等。在参加管理费、奖励金调研后,我们提出的改革思路是:减肥(总量压缩)、塑身(在经费使用上,该消肿的消肿,该投入的投入,使之“凹凸有致”)、搭桥(奖励相关单位与人员的通道受阻后,要有新思路)、自壮(集中资金用于互保系统自身壮大)和反哺(反哺会员)。这些想法被调研组充分吸收进改革方案中。
    《浙江渔业互保》:您觉得协会的监事会如何体现独立性?又怎样确保监督的有效性?您是如何平衡好监事会与理事会之间的关系?
    陈列: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秘书处为理事会的执行机构,监事会是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本会自身的监督机构,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这是组织架构,或者说是理论上的说法。而真正要将协会搞好,要将服务渔业的工作做得更好,就应该切实发挥好各自的作用。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但角色不同。这就好比,会员代表大会是编剧,理事会是导演,秘书处和办事处是演员,监事会是剧评,缺了谁都不好办。剧评相对轻松些,但评好了,戏演得更好,指手画脚,就是添乱了。
    监事会现由7人组成,监事会成员都很敬业,很有责任感,也敢于发表自己看法,这是做好监事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监事会不直接参与协会决策和具体工作,好处是比较超脱,但同时要防止“站着说话不腰疼”。监事会每年要提出对理事会工作和财务工作的评价意见。这是与协会决策层沟通,与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沟通,与办事处沟通的良好机会,所以监事会对评价意见的内容很重视。这些年建议意见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一是要进一步体现“互助共济、服务渔业”的协会宗旨;二是“展业是本,服务是魂”,展业和服务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是如何处理好协会费用提取、使用和留存三者关系;四是发挥现有体制优势,进一步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设添砖加瓦;五是更加注重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更加注重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研究;六是加强财务管理,厉行节约,勤俭办会;七是有计划地减少分保份额,加快协会自我壮大步伐,等等。
    这些也是理事会与监事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协会逐年的工作重点对此都作了安排,特别是今年实施的奖励金和管理费的改革,倾注了以理事长为首的理事会,以及秘书处、乃至各办事处的大量心血,其目的就是为了集中财力,更好地为会员服务。
    《浙江渔业互保》:从一届监事会主席到二届监事会主席,这些年,您见证了协会的快速发展,这期间有没有发生过一件事,是令你印象特别深刻,让您对渔业互助保险的宗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呢?
    陈列:协会这些年的发展,可圈可点的成绩很多,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我挑一件给渔民发放保暖救身衣这件事来说,这件事给我感触特别深,我觉得这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大好事。所谓“名”,因为“橙色行动”宣传了互保,所谓“利”,因为加强了事故防范,也就减少了出险率。我们需要做宣传,这就是最好的宣传,我们安全生产需要源头治理,这就是最好的源头防范。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渔业互助保险虽然是渔业安全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工作是可以在前面做的,而且还能事半功倍。
    渔业互助保险不是商业保险,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协会的宗旨就是“互助共济、服务渔业”,对渔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服务也是一种服务,而且空间很大。

    关键词:寄语

    《浙江渔业互保》:对于协会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建议给他们吗?
    陈列:协会年轻人多,思想活跃,有很多我们这一代所不具备的优点和长处,是协会的有生力量和宝贵财富。现在年轻人知道得很多,老生常谈也没意思,我想还是说点实在的。在现在的就业形势下,互保的岗位还是不错的,大家要珍惜, 要奋进。认为“已经进来了就可以随波逐流混混了”的思想要不得,世事变幻,人事更迭,要确保自己有个可心的工作,靠别的都没用,最根本的要靠自己努力工作,对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就好比,不论是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是自己接触相恋的,还是网恋的,一旦结了婚,婚姻就全靠自己经营,再找“媒人”帮忙作用是不大了。
    只有当单位认为缺了你工作会受影响,你的饭碗才暂时没有风险,如果单位觉得换个人会比你干得更好,那么你就悬了。有了这种压力和危机感,每个员工就会发挥出更大的潜能,渔业互助保险事业的明天也会更加美好。(信息部 潘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