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渔业是典型的高风险产业,被公认为是世界上高危产业之一,每年渔业死亡率远高出煤矿、建筑、铁路等行业。渔业本身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其必须建立渔业风险保障制度,必须实行渔业互助保险。
协会成立前,由于渔业生产风险大,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意介入,因此渔业保险未能大面积推广,渔船渔工保险覆盖面、投保率都比较低。为有效改变这一局面,实现风险转移,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应运而生,这是一个由浙江省范围内的渔业组织和个人自愿组成、实行互助共济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在政府支持下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渔业互保依托于渔业管理系统,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优势,作为社会公共行政管理的补充,有利于渔业、渔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运行和发展,协会逐步降低互保费率,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渔船渔民投保总额、投保率都有很大的提高。
笔者试从岱山县衢山镇渔业生产工作的特点,谈谈自己对渔业互助保险工作的认识。
一、衢山渔业安全生产的状况
衢山镇是以渔为主的海岛乡镇,也是全省的重点渔区,全镇共有各类渔业船舶1229艘,其中60马力以上渔船1028艘,帆张网渔船711艘,渔业人口32655人,从业人员12462人。2010年,全镇海洋捕捞产量近17万吨,渔业捕捞产值13.9亿元,是衢山重要的经济支柱。
近几年衢山渔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频发,2008年11月9日20:00时左右,“浙岱渔02638”船航行途中遇风浪翻沉,5名船员遇难;2008年11月19日21:30时左右,“浙岱渔04650”船从嵊泗开往渔场途中被希腊籍“波坦斯”轮碰撞沉没,船上11名船员全部遇难;2008年11月30日04:20时左右,“浙岱渔04476”船在渔场锚泊时,被航经的韩国籍“SEONGHO PIOCE”轮碰撞沉没,8名船员遇难;2009年4月11日凌晨,“浙岱渔03676”船在渔场锚泊时,被不明大轮碰撞沉没,10名船员遇难;2009年5月11日,“浙岱渔04637”船在锚泊时被泰国籍大轮碰撞沉没,9名船员遇难;2010年3月6日02:30时,“浙岱渔02666”船从渔场返航途中遇风浪翻沉,9名船员遇难……一些生产性的致渔民伤亡事故和渔船被大轮擦碰事故也经常性发生,最严重的2009年度全镇渔业生产事故致渔民死亡33人。这些事故的发生对渔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如不参加渔业互助保险,势必对渔区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渔业生产的特性
1、作业环境复杂。从事海洋捕捞的渔船,作业地域远离陆地,气象海况比较复杂,渔船在海上作业要受到变化莫测的热带风暴、冬季风暴潮、潮流、雨雪天气等海域气象状况影响;同时,随着海上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进出传统渔场的商船密度大幅增加,航道内各类船只进出日益频繁,使得渔船在海上航行、锚泊及捕捞作业时被商船碰撞事故时有发生,已成为当前渔船海上交通安全的最大威胁,意味着渔船又增加了承受被商船碰撞的潜在威胁,使得渔业生产环境充满了风险。
2、作业劳动强度大。目前中国群众渔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还不高,仍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劳动强度很大,加上远离陆地的海洋捕捞作业特别艰苦,一般渔船一个生产周期是10-15天,这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渔民昼夜作息无规律,休息时间相对有限,不但要进行收放网具、起获鱼货、理货冷藏等工作,而且还要转移渔场、出海、返航等,超强度的作业,使渔业生产不安全因素大增。
3、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渔民是一个特殊群体,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加上长期在海上作业,劳动强度大,同社会接触面较窄。从年龄结构上来说,大多年龄偏大,接近文盲。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渔业的长足发展,大批非渔劳力涌入渔区从事渔业捕捞,如衢山镇12000多名的渔业从业人员中有3600多名是来自安徽、江苏、河南、广西、湖北、湖南、贵州、重庆、云南、河北、陕西、四川、江西等省,使得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愈加低下。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在渔业生产劳动中最容易受到伤害,根据近几年来的统计,渔业生产伤亡事故中近70%为外来务工人员。
4、渔业与其它产业关联度大。渔业是我国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海岛地区而言,渔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民生产业,是一个横跨从一产到三产的整个三次产业,换句话说,渔业具有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特点。据统计,衢山的渔业直接创造了1.24万个就业岗位,不仅为8800多衢山本地渔民找到了生产门路,还为3600多外来人员就业作出了贡献。另外,渔业派生出来的相关产业,如水产品运输、加工、流通,渔船修造、渔需物质供应,休闲渔业等,带动就业近6000多人。可以说,衢山的多数行业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或受益于渔业,渔业与这些行业相互依托,共荣共衰。
三、渔业生产存在的风险性
渔业生产特性决定了渔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其风险主要表现在:
1、自然风险。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除每年受台风、风暴潮、洪涝、冰冻、地震、海啸等恶劣天气影响外,近几年极端性天气的频繁发生也给渔业生产带来了高度的风险,而渔业可控性较差,受海况、天气等因素制约较大,这就决定了它的生产活动环境,较其它行业有更大的自然风险。
2、人为风险。由于渔业是高强度作业,渔民几乎处于疲劳作业状态,在海上作业中,时而发生因疏忽大意或精力不集中造成被机械、渔具、绳索打击,造成意外的伤残甚至死亡;因疏忽瞭望等原因被大轮碰撞,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因操作失误引起的机械故障和火灾,造成无谓的财产损失等等,这些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大大增加了这个行业的人为风险。
3、环境风险。随着中日、中韩双边渔业协定的生效,海底电缆(光缆)敷设密度的增加,海上航运业的快速发展,临港工业的落户等等,渔业生产空间逐渐缩小,资源渐趋衰退,环境日益恶化,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渔业的环境风险越来越大。
4、经济风险。渔业生产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船用设备和材料以及柴油价格持续上扬,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等使得渔业生产成本加大,而渔业的投入产出过程又面临着各种不确定因素,渔业产品的销售又高度依赖市场,市场价格和社会购买力波动给渔民收入带来隐性风险,使得渔民收入不稳定。
5、渔民社会保障风险。我国对渔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实施,一些过去曾经为社会和集体经济做出过贡献的老渔民,现在生活得不到根本的保障,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得渔民有后顾之忧,渔民在生产过程中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只顾眼前利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也是渔民轻安全重利益的诱因。
四、衢山渔业保险的发展状况
衢山的渔业保险工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当时部分保险意识强的渔村干部及渔船老大考虑到渔业的风险自觉投保,但是因为费率较高(渔工意外险2%),投保额比较低,投保面也仅限于基础比较好的渔村渔船,全年保费收入约在30万元左右。1994年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成立,衢山从1996年起开展渔船互保业务,展业之初,与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竞争激烈,当时的渔工意外险费率1%,5年以下渔船全损险费率1.6%,第三者责任险附加增加0.5%,钢质渔船重置价3000元/总吨,没有政府补贴,渔业互保当年互保费收入30万元左右,占衢山渔业保险市场份额的30%左右。
随着渔业互保业务的拓展,渔船渔工保险额及渔船投保比例不断提高,费率逐渐降低,互保同时还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平抑渔业保险的费率,商业保险公司为占领市场,不得不跟着渔业互保调整费率,到2006年,互保保费接近270万元,占衢山渔业保险市场份额的60%以上(当时仍有少部分保险意识不强的渔船老大没有参加保险)。这里需要说明的是,2005年之前,渔业互保不直接从事渔工保险理赔业务,渔工保险部分承保业务是为太保人寿和中保人寿进行代理。
从2007年开始,渔业互保的业务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渔业保险业务统一由渔业互保承保,上级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扶持力度,渔船渔工互保费率进一步降低,各级财政对渔船渔工保险的补贴通过渔业互保一次性到位,渔船渔工保险额大幅提高。2007年,衢山渔业互保费近950万元,到2010年互保费达1900多万元。除了少部分外地挂靠渔船或套牌渔船在其他商业保险公司投保外,渔船渔工保险已实现全部覆盖,参加渔船渔工保险已成为渔民老大的自觉行为。
衢山2005-2010年渔业互保投保情况
年 份 |
渔船保险 |
渔工保险 | |||
渔船数(艘) |
保费收入(万元) |
投保人数(人) |
意外及医疗险(万元) |
团体险(万元) | |
2005 |
380 |
155.8 |
2243 |
44.86 |
54.18 |
2006 |
355 |
121.1 |
5421 |
108.42 |
40.26 |
2007 |
903 |
418.47 |
11007 |
528.35 |
/ |
2008 |
906 |
473.75 |
11062 |
828.95 |
/ |
2009 |
970 |
713.18 |
12040 |
976.62 |
/ |
2010 |
837 |
730.64 |
11393 |
1187.74 |
/ |
合计 |
4351 |
2612.9 |
53166 |
3674.9 |
94.44 |
五、近几年渔业互助保险的理赔状况
保险理赔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承保业务的开展,也关系到出险渔船能尽快恢复生产和渔区社会稳定。2009年4月11日凌晨,衢山镇小龙潭村“浙岱渔03676”船在渔场锚泊时,被航行经过的不明大轮碰撞沉没,10名船员遇难,获救的渔船老大已失去赔付能力,岱山办事处根据当地政府的要求,及时启动预赔程序,将120万元预赔付款及时发放到遇难船员家属,起到了化解社会矛盾的效果,充分体现了渔业互保互助共济的宗旨。
由于衢山没有集中渔港,岙口分散,自然港口条件比较差,港池狭小,特别是大风浪天气,港内船舶比较拥挤,极容易发生碰撞,又因帆张网渔船占多数,由于帆张网渔船的特点,船员比较会受到伤害,历年来赔付率相对较高,互保工作人员克服案件多、岙口分散、人员少等困难,及时做好每一起理赔案子的调查、勘验、外调、理算、赔付等工作。
衢山2007年-2010年渔业互保理赔情况
年份 |
渔船理赔 |
渔民理赔 |
其中10万元以上理赔 | ||||
理赔起数 |
赔付金额 |
理赔起数 |
赔付金额 |
死亡人数 |
起数 |
理赔金额 | |
2007 |
116 |
67.22 |
397 |
111.36 |
7 |
2 |
45.6 |
2008 |
295 |
185.97 |
675 |
313.37 |
26 |
1 |
31.92 |
2009 |
318 |
314.47 |
621 |
448.11 |
33 |
6 |
129.9 |
2010 |
292 |
319.23 |
819 |
614.61 |
24 |
6 |
275.74 |
合计 |
1021 |
886.89 |
2512 |
1487.45 |
90 |
15 |
483.16 |
六、渔业互助保险的发展前景
渔业互助保险属于农业保险范畴,渔业生产本身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其必须建立渔业风险保障制度,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会之所以能逐步壮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渔业互助保险工作的支撑。协会的成立与渔业生产的发展形势和渔民的需求相适应,渔业互助保险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优势和行业管理专业队伍的力量,通过10多年的努力,渔业互保已拥有自己的一支强有力的技术力量和队伍,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渔业的增效、渔区的稳定和渔民的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为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渔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加速渔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建立和完善渔业风险保障体系和制度,增强渔业抗风险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党和国家将会继续加大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扶持力度,将农业保险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完善渔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渔业互助保险也必将在渔业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中获得充分发展。(岱山办事处贺友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