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海之缘
当前文章浏览次数:2939
发布日期:2011-01-26

    他是一位普通渔民的儿子,于1983年开始书写他下海捕鱼的生涯。在1993-1996年他在舟山海洋渔业公司任轮机长期间,多次被公司评为公司先进、优秀青工、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由于某种原因,他告别昔日的“朋友”,迈进了舟山国鸿远洋渔业公司的门槛。从2006年起任舟山国鸿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7年起兼任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理事。长期从事渔业捕捞的他,凭借着高超的海洋捕捞技术,又加上熟悉北太气象规律,让他成为舟山一带杰出的渔老大。在人们眼中,渔业属于高风险的产业,为何他会选择这样一种职业?或许他喜欢挑战?或许他对海洋有一份深深的情意?再或许……?带着诸多的问题带您一起走进刘全玉,揭开他神秘面纱背后的传奇故事。
    朴素的衣着,古铜色的肤色散发着鱿钓渔民特有的气质,这个人便是刘全玉。昔日,在别的渔民兄弟口中那个沉着冷静,颇有大将之风的他,风趣幽默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此时,没有了我们预想中的隔阻,恰恰相反,我们眼前的他多出的是一份真实、淳朴和豪爽。

祖父辈的选择让他对海洋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刘全玉说,他的爷爷、父亲都是捕鱼的,而且父亲还是当时岱山有名的带头船老大。从小,每天看见爷爷父亲捕鱼归来,回到家中小酌老酒,磕着花生米,聊着发生在船上的大事小事,从那时起,他就对大海的生活充满了向往。有一次,在饭桌上,他的兄弟姐妹们聊着自己的理想,只有他一言不发。爷爷就笑呵呵问:“全玉啊,你长大后要干啥?”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下海捕鱼。爷爷先是一愣,后哈哈大笑说:“好!好!好!那我们后继有人了”。或许是一句无心之语,却直接影响他以后的选择。

海洋是理想的寄托

    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提到海洋,刘全玉会神情飞扬,两眼发光。他说,自己在海边出生,在海边长大,对海洋有一份深深的情谊。从1983年下海捕鱼开始,他就知道,注定他的一生将与海洋血脉相连。他说,每当站立船头,准备扬帆起航,就有一种无比言语的畅快。刘全玉坦言:当他在北太平洋鱿钓作业时,浑身就有一种使不完的劲儿。正因为如此,让他在北太鱿钓行业中暂露头角。在1994-1996年期间,他担任舟渔661/662轮船长,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年北太的鱿钓总产量都名列前三名,让他接连被公司评为公司先进、优秀青工、优秀团干部、新长征突击手。
    在荣誉和鲜花面前,他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更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放弃陆上安定的生活,选择了远洋鱿钓事业。

海洋成就自强不息的个性

    2008年,对拥有“海兴16号”与“东渔2016”号的刘全玉来说,是印象深刻的一年。他说,那一年,由于油价高涨,导致成本上升,再加上鱿钓船出海时间明显延后,总体作业时间缩短,同时北太远洋鱿钓渔船的大幅增加,所以,那一年,可以说是北太鱿钓作业困难重重。据说,那一年,许多渔民兄弟都做好了亏损二十来万元的心理准备。但李全玉心底不服输的个性,让他做了一个决定:亲自上北太“督战”。
    刘全玉以担任多年鱿钓渔船的经验,对于北太的气象规律可以说了如指掌:除了七八月份天况较好,之后2/3时间浪高都在三米以上。回忆着那一年的情景,刘全玉坦言:仿佛就在昨日。2008年11月7日,遭受西伯利亚的低压影响,浪高到了6—7米,他们被迫向西三天三夜逃到了日本的北海道,那真是惊心动魄啊!
    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几经周折,他们十一月中旬到达了东经155、北纬43度附近的海域。刘全玉说,鱿鱼全年产量的三分之一,是最后一个半月在这里实现,可以说是他们硬生生从大浪底下拼出来的产量。所幸的是,虽当年鱼产量不如往年,但鱼价比往年每吨增加了700-800元,所以当年是薄有微利。

加入渔业互保之家  不忘自己职责

    2007年,刘全玉担任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的理事。他说:“担任这个职务,我觉得无比自豪。渔业互保作为一个非赢利性的社团组织,积极为渔民提供风险保障,我能加入这个大家庭,我觉得我肩上的担子是沉甸甸的,但是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渔民兄弟做实事。”现实当中,拥有双重身份的他,一边不忘代表渔民兄弟表达他们的心声,一边又不断向渔民兄弟宣传协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他们怎样提高自己抗风险的能力。每一次,当他碰到一些保险意识不强的人,他都积极宣传互保政策,用实际中的例子来劝解渔民兄弟提高保险意识的重要性,使他们感同身受。
    谈到互保协会的未来,李全玉笑着说:“前途无限光明。”但他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是要继续做好以下几件事情:一是积极争取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二是要积极顺应市场的变化信息,推出更多的惠民政策。三是重点做好互保业务的宣传工作,使互保深入人心。四是针对国家新的死亡赔偿标准的出台,要做好互保业务政策的调整工作。

                                                                                (舟山办事处张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