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国总体呈现出扬帆启航、百舸争流、扬鞭策马、万马奔腾——争先恐后的可喜局面。然而,一些若无其事、慢条斯理、不争先进、满不在乎、甘居后人、甘拜下风的“争后恐先”者也令人隐忧。
为何会出现“争后恐先”?其因有三:
一曰“怕当先”。单位一旦先进就“三多”(检查考核多、采访参观多、捐赠资助多),“树大招风”。个人优秀后,工作、生活时时都要优秀,身心“受累”,徒增负担。
二曰“难当先”。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单位、一线的重要、重点单位易创优,而且老先进多,再创不易。
三曰“不当先”。部分人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无所谓”,当不当先进待遇差不多,当先进付出多、操心多,更有怕因“出名”曝出经济、作风等“旧帐”。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恐先必居后。因此,笔者以为,对一些“争后恐先”者,必须对症下“猛药”,当头一“鞭”,促其心动、震动、速动、联动。
“健脑汁”驱“怕”。针对“三多”要制度“护航”,对借调研(烟)、研究(酒)、检查(茶)、取经(金)“搞名堂”的常练“紧箍咒”、及时清理“出局”。
“壮胆丸”消“难”。行行出状元,事在人为。只要抱着一颗“公心”主动谋划,洒下“超人”汗水,拿出落实“狠劲”,像沈浩样在平凡的岗位创佳绩,即使有些许失误,也当宽容、保护。
“强心针”除“不”。在活动中不妨来个“评后惩差”,及时通报亮相,及时处理,切实激发内动力,变“争后恐先”为争先恐后。
“啪!”快给“争后恐先”者一记“响鞭”吧!让若无其事者郑重其事,让慢条斯理者提速加档,让不争先进者奋勇争先,让满不在乎者瞠乎其后,让甘居后人者跃马扬鞭,让甘拜下风者敢当先锋——万马奔腾争先恐后、争创一流、争抢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