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渔业互保协会办事处主任培训提高班在杭圆满结束
当前文章浏览次数:1836
发布日期:2010-05-19

 

    为增强协会团队精神,提高互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创新和管理能力,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推动浙江渔业互助保险事业再上新台阶,5月13日-16日,协会在杭州举办互保办事处主任培训提高班,各办事处副主任以上、协会本部和服务中心以及由协会招聘的办事处工作人员共计120余人参加了培训。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及其它有关人员也慕名前来参加听课。
    经过充分准备,动员发动,专家教授授课,培训工作内容新、质量高、效果好,达到了预期目的。本次培训,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为确保本次培训班的质量,在“提高”上做文章,秘书长过建富亲自策划了培训计划,亲自出面邀请专家教授授课,并在培训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和学员一起参加课堂听课。副秘书长黄必成主持并作培训动员,要求大家充分认识“提高班培训”的目的与意义,珍惜机会,端正态度,联系实际,集中精力,精心学习,学以致用,把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和思路的动力。综合和人力资源部对培训对象、时间内容、课程进行周密布置。由于领导重视,培训工作起点高,要求严,培训期间,没有一名学员无故缺课,也少有人请假,参训人员学习的自觉性和到课率是历年来最好的。
    二是专家授课,提高成效。培训工作是协会抓队伍建设的主要手段,前几年,协会针对自身处于成立初期的起步发展阶段,培训的内容主要侧重于互保实务,这是十分必要的。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和互保业的发展,对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些变化与需求,本次培训,在课程设计上着眼于管理,着眼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师资力量上专门邀请浙江大学三位著名的专家教授来授课,提高了规格与教学质量。如张应杭教授主讲的《儒道禅与现代化管理》、何文炯教授主讲《农牧渔业保险的理论与实践》、黄华新教授主讲《理念变革与思维创新》,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结合互保工作实际,对东方智慧与现代管理的结合、保险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深入探析、现代企业管理的思维创新意识等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既有理性的思考,又有实践的指导;既风趣幽默,形象生动,又观点精辟,博览引经,引人入胜,激发了大家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上不时响起阵阵的掌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形式多样,活泼生动。培训课间,除老师专业讲课的个人魅力以外,还采取了观看幻灯与示范讲解、现场提问与师生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员直接参与进去,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引导大家联系工作实际,边学边思,学用结合。参训人员学习热情高涨,都能做到自觉遵守培训班学习纪律,上课勤做笔记,认真消化讲课内容,一到课休期间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展示了互保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学员们表示:“这次培训是场及时雨,对我们的启发很大,不但拓宽了思路,转变了思维方式,还更深入地了解了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很多经典案例能让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大家从中获益匪浅,希望协会以后能多举办几期这样的培训班。”
    本次培训时间虽短,但为协会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提升互保队伍思想文化素质,促进渔业互助保险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一是作为专业化为主体的互保队伍,我们需要专业技能,这是业务工作开展的前提与保证,但还必须提高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拥有更多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挖掘员工潜力,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决定培训的成效不在于培训对象,而是取决于组织者如何去设计与组织,提高培训工作的多样性、针对性与有效性。(协会综合部应珺、信息部潘鸿供稿)
张应杭教授在培训班上授课
 
何文炯教授在培训班上授课
 
                                  黄华新教授在培训班上授课
 

培训班现场图1

                                                                培训班现场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