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要】
2023年12月29日凌晨4点左右,“浙*渔 XXXXX”船在海上作业发生沉没,五名船员爬上救生筏,四名船员落水失踪。该渔船在当时的洋面环境与作业条件下,突发意外致使船体迅速下沉,由于事发突然且海上救援面临诸多困难,未能及时救援到失踪船员。
【承保情况】
(1)主要参数.该船为钢质,船长31.70米,总吨位147,主机功率260千瓦,建造年月2006年8月拖虾作业。
(2)船舶保险。渔船互保额度为 98万元,承保方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互保期限:自 2023 年 3 月 24 日起至 2024 年 2月 23日。
(3)船员保险。雇主责任互助保险 9人,每人保额意外身故120万元。承保方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期限:自 2023 年 8 月 2日起至 2024 年 2 月24日。
【事故原因】
1. 船只自身状况:可能存在船体老化、结构强度不足等问题,在遭遇较大风浪或其他外力作用时,船体无法承受而破裂或进水沉没。例如,若渔船长期未进行全面检修维护,船身金属部件锈蚀,会降低整体结构稳定性。
2. 天气与海况因素:恶劣天气如狂风巨浪、暴雨等增加船只航行与作业风险。强风可能使船只侧翻,巨浪冲击导致船体破损进水。若事发海域存在暗流、漩涡等复杂海况,也易引发船只失控进而沉没。
3. 人为操作失误:船员在航行、作业操作过程中,如转向不当、航速控制不合理、渔具操作失误缠绕螺旋桨等,可能使船只失去平衡或动力,陷入危险境地。比如在起网作业时,若未根据海况和船只载重合理操作,导致重心偏移引发侧翻。
【事故影响】
1. 人员家庭层面:四个家庭失去主要劳动力或亲人,给家庭带来巨大精神痛苦与经济压力,家属可能面临心理创伤、生活保障困难等问题。
2. 渔业行业层面:对当地渔业生产产生冲击,渔民心理产生恐慌情绪,影响渔业作业积极性与海上作业安全意识提升,也促使渔业管理部门加强监管措施与安全规范制定。
3. 社会舆论层面:引发社会对海上作业安全关注,促使政府与相关部门重视渔业安全生产,加大资源投入,完善救援体系与安全保障机制建设,同时也会引发公众对海上作业风险认知与讨论。
【预防措施】
1. 船只管理方面:加强渔船定期检验与维护制度,要求船主按规定对船只进行全面检修,确保船体结构、设备等处于良好状态;对老旧渔船,制定更新淘汰计划,鼓励船主购置新型安全性能高的渔船。
2. 船员培训方面:开展常态化、针对性的渔业船员安全培训课程,包括航海技能、恶劣天气应对、应急处置等内容;建立船员考核机制,考核合格后上岗,提高船员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水平。
3. 安全监管方面:渔业管理部门加大海上巡查力度,利用卫星定位、AIS 等技术实时监控渔船作业动态,对违规作业船只及时警告处罚;建立健全海上安全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天气、海况等信息,指导渔船合理安排作业计划。
4.救援体系建设方面:完善海上救援力量配置,增加救援船只、直升机等设备数量与分布范围;加强救援队伍专业训练,提高救援效率与成功率;建立区域间救援协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与快速响应。(理赔部 董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