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为鉴┃防范鱼舱内硫化氢 气体中毒事故发生
当前文章浏览次数:684
发布日期:2024-10-12

       案例警示

       2024年8月,浙江某渔船停泊在避风港期间,3名船员在船上不慎吸入硫化氢导致中毒昏厥。在该起事故中,1人当场死亡,2人经医院抢救治疗获救,这给我们敲响了防范硫化氢中毒的安全警钟。

       硫化氢的危害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易燃毒性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浓度极低时有硫磺味,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高时没有气味(因高浓度硫化氢可以麻痹嗅觉神经);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具有刺激性,低浓度时可能出现眼睛刺激、头晕、头痛、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高浓度时几秒内就会发生虚脱、休克,能导致肺水肿、呼吸困难,最终死亡;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渔船鱼舱内硫化氢气体多系鱼舱内渔获物腐败产生,容易在鱼舱底部聚集。主要防范措施如下:

       一、加强中毒风险提示

       在渔船鱼舱盖背面和鱼舱内明显位置张贴防范硫化氢的警示标识和注意事项。在渔业安全技能培训中加强硫化氢中毒防范培训,做到全员提醒提示。

       二、加装报警通风设施

       可在鱼舱内底部、通风不畅部位安装硫化氢气体检测仪表(硫化氢气体报警器)和管道排风系统,及时发现和高效抽排硫化氢气体。有条件的可在鱼舱安装摄像头,强化鱼舱实时监控。

       三、规范进入鱼舱流程

       “一要通风”。进入鱼舱前,应打开鱼舱盖进行通风。鱼舱盖长时间未打开、可能存在渔获物化冻腐败产生硫化氢,应开启鱼舱内管道排风系统进行深度通风。

       “二要戴表”。进入鱼舱前,入舱人员开启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表在舱口进行检测,并随身系在腰部以下。

       “三要慢进”。入舱人员应缓慢进入鱼舱(禁止直接跳入鱼舱底部)。入舱时应注意查看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发现检测仪报警立即上行撤离鱼舱,开启鱼舱管道排风系统,待硫化氢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四要闻味”。如报警器未报警,进入鱼舱过程中要用手不停扇动空气,嗅闻空气味道。闻到硫磺或臭鸡蛋气味,或出现眼睛刺激、头晕、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上行撤离鱼舱并打开鱼舱管道排风系统,待硫化氢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五要守望”。进入鱼舱期间,须有专人在鱼舱口或通过摄像头守望。发现进舱人员晕倒,立即呼叫其他人员、开启鱼舱管道排风系统,待鱼舱强力通风、硫化氢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组织进舱救援。

       四、紧急救治中毒人员

       当发生人员中毒,应立即将中毒人员转移至鱼舱外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处,脱去中毒人员衣服,保持其呼吸道通畅。中毒症状严重的,要紧急联系医生,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服用特效解毒药等急救措施,并就近送医继续治疗。

       五、及时清除安全隐患

       注意查看鱼舱内温度,发现渔获物化冻及时处理,鱼舱内渔获搬离后立即清扫鱼舱内残存渔获物和冰水,防止腐败产生硫化氢气体。定期检修硫化氢报警器和鱼舱管道排风系统,确保报警器和管道排风系统始终正常运行。(渔业安全风险预防部 王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