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概述
【案情简要】
2024年6月24日,中心接到报案称“浙某渔***”船于2024年6月23日在前往某船厂进行休渔期保养过程中,螺旋桨不慎打到水下异物,上排船厂检修发现螺旋桨其中一片桨叶断裂严重。
【船舶概况及承保情况】
查勘人员首先查阅了该船承保情况,经核实:“浙某渔***”该船船长36.4米,型宽6.5米,型深3.4米,主机功率220千瓦,总吨位219吨,建造日期为2013年09月,互保金额109.5万元,互保比例100%。该船投保了协会渔业船舶互助保险的附加舵叶险,其中螺旋桨保额为1.77万元,互保期限为2024年3月30日00:00起至2025年3月29日24:00时止。
二、案件处理过程及关键发现
1.查勘初期情况
查勘人员接到调度后,联系报案人(合作社工作人员),随后获取会员电话,并指导会员拍摄未拆卸螺旋桨受损照片。但直至查勘人员到达现场,会员都未提供照片。同时现场查勘发现,受损螺旋桨已被拆卸放置在地,桨叶严重断裂,船底无触礁痕迹。在笔录过程中,工作人员察觉到出险后船东先保养船只,而后才对螺旋桨受损情况向协会报案,不符合常理,并且新购置螺旋桨外观也十分可疑。查勘人员对此提出疑问,船东含糊其辞,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这进一步增加了案件的可疑性。
2.后续调查的疑点
会员提供的未拆卸螺旋桨受损照片来源存疑,其称照片是接收他人微信传来且由其他股东拍摄。此外,新购置螺旋桨在厂房内且已涂上油漆,正常情况下是在安装调校后才涂漆,这明显不符合正常流程。
3.深入调查的重大发现
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查询航迹线,发现会员船上排时间比报
案时间早了3天,且船速处于高速航行状态,这与螺旋桨断裂的情况不符。对比会员提供的未拆卸螺旋桨受损照片和实地拍摄的船尾底部情况,发现船底焊接缝不一致,且舵板类型也不同,由此判断受损螺旋桨来自其他船。从船厂维修师傅处了解到螺旋桨只是进行了维修校正、打磨、油漆等操作,这进一步坐实了骗保嫌疑。中心随即与办事处进行沟通,通过做思想工作,向会员讲解骗保利害关系及需承担的法律后果。最终会员主动撤案,避免了协会遭受经济损失。
三、启示与思考
1.理赔人员素质过硬
这起案件提醒理赔人员在工作中要注重细节、具备极强的责任心。遇到案件疑点时,要深入思考、挖掘,依法依规将理赔案件处理得合法、合情、合理。
2.严格落实理赔方针
理赔案件质量取决于理赔人员能否切实贯彻“主动、准确、迅速、合理”的理赔方针,积极主动进行取证调查。只有这样,才能还原事情真相,识破骗保行为。
综上所述,该起案件展示了骗保案件常见的可疑迹象以及通过严谨调查来识破骗保行为的重要性和有效途径,也为后续理赔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温州服务中心 陈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