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坚守:风口浪尖书写“代表”传奇 ——记“平安水鬼”郭文标
当前文章浏览次数:1778
发布日期:2019-07-11

郭文标,男,1967年出生,温岭市石塘海上民间救助站站长。浙江省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国际海事组织颁发的“海上特别勇敢奖”等荣誉。

他是一位普通的渔民,中等个子,黝黑的皮肤,却是当地有名的海上救助“专业户”,被人们称为“平安水鬼”。他是一名人大代表,平均每年提交建议几十件,多次接受各级媒体采访,成为当地渔民的“发言人”。

“平安水鬼”的特殊使命

“郭代表,你献大爱,我们也献点小爱。”6月26日,对郭文标来说是个高兴的日子,当天上午,柬埔寨浙江商会向他赠送一艘双机快艇,航速40节。当晚,广东一家公司又向他赠送一艘摩托艇。他以温岭金沙滩为例,从救助站登上这艘双机快艇出发,3分钟就能赶到,用时较之前缩短近一半。

“以前是小米加步枪,现在要增强救援能力,必须搞现代化救援,设备必须要跟上。”这几件“新家当”,郭文标视若宝贝,大大提升了他的救援时效和复杂海域的救援能力。

采访中,郭文标一直面带微笑,讲述他的救援故事,但他并不轻松,手机始终不敢离身,不时还要看几眼。郭文标说,他不敢放松,特别是天气不好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1月2日6时20分许,台州市渔船应急管理指挥部发来指令,有一艘台湾货船在玉环和温岭海域交界处沉没,船上2人获救,13人下落不明。郭文标与队友们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参与搜救,但终因海况太差,搜救无果。

19时,求救电话再次响起,郭文标一行7人驾驶着“浙岭救1”救援船再次出海营救,20分钟之内将2名被困人员救起。22时,市渔船应急管理指挥部再次来电,这次,他们又救起4名被困人员。

一晚,3起救援,6人被救,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听郭文标讲来,却也没什么意外。“不管什么船,什么人,只要向我求救,我都会去。”有求必应,这是郭文标对所有求救者的承诺。认识他的人都知道,遇到需要海上救援的事故,第一个电话直接打给郭文标,不出意外,十有八九能得到有效救援。

自2008年,作为全国首家海上民间救助站成立以来,郭文标也记不清具体参加了多少起救援。当被问起,参加这么多起,有没有怕过,犹豫过?郭文标笑了笑:“不敢想,救援电话来时,根本不允许你想这么多,迟疑一分钟,待救者就少一分钟生还的希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把救助站建在离海不到5米的地方。”

北到济州岛、东到钓鱼岛、南到台湾海峡,在这以温岭为圆心、半径400海里的海域,基本上就是郭文标所在的海上救助站的搜救范围。在这片熟悉的海域,只要报出坐标,郭文标就能知道大概位置,误差不超过50米。

凭着这份熟悉,郭文标及其救援队,已成功救助遇险船舶400多艘,救起1240多名遇险人员。

人大建议的“高产大户”

11年,300多件建议。自2008年,当选省人大代表以来,郭文标把写好建议作为自己履职的重要内容。

为何如此“高产”?郭文标说:“我来自渔村,渔民出生,这也许就是我的便利条件。有些问题也不用刻意去挖掘,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我与群众有着密切联系,有什么问题,他们也会反馈给我。我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问题整理好,反映好。”看似轻描淡写,却是实实在在为民代言。

《关于科学持续发展休闲渔业、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是郭文标今年带到省人代会的其中一件建议。建议中,他指出,海上休闲渔业,通过对渔业资源的极少利用,改变传统渔业经营方式,有助于保护海洋资源、开辟渔业发展的新途径,可以带动众多渔民上岸顺利转产转业,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这个建议,郭文标从省十一届人大时就开始提,并一直为之呼吁。如今,郭文标所在的温岭,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成效,渔业休闲旅游已成为当地一个响亮品牌。

“海洋可持续发展顺应了沿海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也推动了对海洋资源的保护。”这是郭文标对海洋资源开发的理解。今年他所提的建议,还包括渔业扶持、海上执法、海上救助、渔船设计、航标灯塔设立等内容。

民间救助是郭文标的“老本行”,更是他多年的“调研课题”。《关于要求加大对民间救助组织的扶持和宣传力度的建议》曾被评为年度优秀建议。十多年来,在这方面他不断提出意见建议,致力于推动这项工作更好发展。郭文标说:“这件事他会一直做下去,这是渔民的安全后盾。”

还有一个建议也是郭文标的“得意”之作——《关于建立捕捞渔民养老保障制度管理体制的建议》。长期以来渔民的养老保障体系几乎是空白,基层群众对渔民养老保险问题呼声强烈,在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郭文标提出这一建议,从制度上解决渔民的养老保障问题。该建议引起了政府对渔民养老问题的高度重视,并基本得到解决。

“我的建议,很多,也很杂,但这就是群众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我就是原汁原味的把这些事情讲好、讲清楚。”这也许就是郭文标建议高产的“秘方”。

朴实,随和,来者不拒。这是跟郭文标有过交集的媒体人对他的印象。而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就是一个普通渔民,能有今天这样一个平台,说白了,那是群众对我的信任,媒体朋友能关注到我,这是个能为群众发声的机会,我没有理由拒绝。也正因为如此,从地方媒体到国家级媒体,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为了参加今年的省人代会,郭文标也是作了精心准备。人代会期上,郭文标接受了浙江电视台、浙江日报、台州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在郭文标看来,这也是履职一项重要内容,借助媒体的影响力,能更有效地推动一些问题解决。

郭文标经常被当地媒体报道,多半是跟他救人有关。在当地,“郭文标”三个字基本上成了海上民间救助的代名词。

潮起潮落,春去秋来,昔日的青葱少年,今时的中年汉子,唯有坚守如初。为了救人这件事,郭文标挨过骂,遭过打,但他初心不改,默默坚守在这片熟悉的海域,守住这最后一道海上安全生命线。

无数个紧急来电,一面面鲜红的锦旗,1240多条鲜活的生命……从15岁救起第一个人开始,36年来,郭文标时刻待命,与死神抢跑。这就是一位人大代表的初心与坚守!